矛盾?通识性教育和岗位要求
听说甲方爸爸不让你用ps,
只能用photoshop?
不知从何时起,培养通识性人才成为一种教学政策。身处于局内,当局者迷,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没有得出一个答案。
人入大三,才开始正式焦虑人生,油腻的中年似乎都已经渐渐逼近,只不过,看了一眼岗位要求,呵呵呵,能不能赚钱养活自己到中年还是一个问题。
眼扫一下岗位要求,除去各种奖项、学生干部优先这种没有也只能怪自己咸鱼了三年的要求外,似乎无外乎每个岗位都要求某个技能有一定的熟练度。
如果还不够具体地话,请允许我把范围限制在各种【技术岗】。毕竟在一个工科学校,理工科专业偏多的情况下,对于技术岗的需求可以说还是占据较大比例的。
可是,当自己学完了高数、大物、工图、电路、模电、C++、VHDl、汇编、信号处理、射频、通原……还有各种选修、毛概、马原等等等等之后,看了一眼应聘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C/C++、MySQL……
后面的都没有勇气看下去了。
当然,大学绝不是一本正经跟着课程走,也有很多大牛从一进入大学就明确了目标自学了自己未来所需的技能……
但是……
排除掉一些连笔者都看不起的咸鱼外,还是有很多课内学习完成得格外不错,课外活动也积极参加,但是最后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一项专业技能称得上“熟练”。
对于大学的意义,常说的有那么一句话: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很多出名的教育家也会说大学教会你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多公司HR说,我们不注重你本科学得好不好,我们看重你的学习能力。但是,我连岗位要求都满足不了,你凭什么相信我的学习能力?
绝对没有对如今的教育模式的批判和指责,用思考这个词更恰当。正如前文所说,身为局中人,难解局中事。对于大学教育模式的迷茫,我想从以前的教育谈起。
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中三年教育,中国教育似乎一直就被标榜为死板、体制,并一直被拿来与“西方教育”作为对比。虽然经常很多人拿着不知道指到哪里去的“西方”这个词来大加指责中国教育,大约是指一些“欧美“提倡”自由发展“的教育学说吧。
从背九九乘法表、到床前明月光到荷塘月色、到蜀道难、到阿基米德、牛顿定律等……从小学有记忆开始,每升一级,我就越多一层疑惑,背那么多课文和参考答案有什么用啊,背了又忘记了。可直到了大学,我才体会到这样一种经过那么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模式一定是有其道理的。
偶尔想一个人,我可以说“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不是,我想死你了……
看到优秀的散文,也可以突然想到曾经背过的各种修辞手法而不是,哇,写得好好 !好哪了?emmm……就是好
看到某某品牌上面标明了“非转基因大豆/大米“等,进而联想到崔某元的转基因有害学说也知道什么东西叫基因而不是,哇,听起来好恐怖的样子。
不得不说,小时候背过的很多东西,看起来已经一干二净可实际上等到某时还是会自然浮现出来。(每次看到月光总是念起举头望明月……)
大学过了三年,回味起以前学过的文章、古文、诗词,才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各位教育工作者将某一篇文章、某一首诗词纳入某个年级的课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推敲的。甚至于,【中国之声】公众号还推出了一个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这样一个栏目。甚至包含了一些小学课文。现在读来别有一番体会,只不过以前的日子都没有好好欣赏罢了。
“有用”与“无用”是一种难以区分的东西。经常听到有人吐槽,“我一个公管的竟然要学大物电路然后跟着打铁两星期?”;或者,“我一个打码的竟然要焊电路板……”。的的确确有tons of thousands 人说可能大学学的东西一辈子都用不到,只不过,细想一下,小学学的“1+1=2”到底你有没有用到?
过了接近十载才能理解自己以前接受的教育模式的缘由何在,似乎对于现如今的迷惑也情有可原。也不知道得再过几载才能理解设定现在教育模式的人的苦心。
曾经在跟某位同学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要说开挖掘机,我们开得一定没有从蓝翔毕业的好,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开挖掘机,而蓝翔人就很难学会我们能做的事了。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技能需求,毕竟即使在理工科专业毕业出去后从事的工作可能完全跟本科学习的完全没有关系。所以,如果一刀切只往一个方向培养学生又必然会犯因噎忘食的弊病。只不过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没有强制性地往某一个方向培养,是不是也应该“把学生领进门”给予学生一个学习某针对性技能的机会?
文|一只猫
编辑 |两岁半
图自网络